当前位置:耽美小说>情欲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0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05(2 / 2)

派出这么大一个代表团过去,自然不仅仅是为了买10架快要完工的飞机,而是希望能跟伊留申集团达成更长远的合作,以及和图波列夫集团进行初步接触,为常浩南之前提出的国产客机计划铺路。

但现在,由于双方在价格和支付方式上的分歧,谈判进度却卡在第二个步骤上停滞不前了。

华夏代表团也不是没想过先找到图波列夫或者彼尔姆谈判,利用这几家公司之间的竞争关系搞个囚徒困境,但对方却一改过去的各自为战,给他的答复口径惊人地一致。

经过几天的了解之后,前者才知道是大毛那边新成立了一家集中负责对外进行航空装备和技术出口的公司,因此可以互通有无,分而治之的策略效果大打折扣。

怀国莫虽然没有在电报里面明着提出什么要求,只是询问常浩南对这种情况是否有什么想法,但考虑到其中多次提到了去年新歼8c的试飞对于十一号工程谈判的推动作用,字里行间隐含的意思其实非常明显——

小常啊,去年那个活,你能不能再整一次?

常浩南看着面前机要室主任给他留下的稿纸和钢笔,很想提笔写下两个字:不能。

人的能力是有极限的。

他能在短时间内把八三工程给搞定,是因为这个项目的技术难度对于现在的华夏来说属于跳一跳就能摸到的水平。

但是战略运输机。

对不起,这太离谱了。

不是先进与否的问题,光是“大”这个特征就意味着难度拉满。

结构设计历来都不是华夏航空工业擅长的范畴,别说200吨级,前世在设计40吨级的arj21时,都请了不少外援。

就算常浩南豁出去手里的科研点数真拿出来一个设计,172厂也没办法把图纸变成真正的飞机。

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重型模锻压机、蒙皮拉伸机、热压成型机、定向凝固炉、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心……

全都没有。

大飞机这个事常浩南也很想做,但是得慢慢来,不能想着一口吃个胖子。

他摇摇头,准备提笔想个比较委婉的话术表明自己确实做不到。

但是在他把抬头都已经写完了,准备落笔正文的一刹那,脑海中却突然灵光闪过。

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其实也未必完全没有机会。

大毛不行,还有二毛。

完全可以来个驱虎吞狼。

有个非常合适的型号可以用来推进这个计策。

安70。

作为主管对外军事技术合作的副主任,怀国莫肯定知道这个型号。

但这个时代的人却未必知道其中一些细节。

安70的第一架原型机在1994年首飞,但在1995年的一次试飞中因为非技术原因跟一架伴飞的安72相撞坠毁。

安东诺夫几乎当了裤子才又造出第二架原型机,去年年末下线。

常浩南有点记不清这架飞机具体什么时候重新首飞了,应该在1997年四五月份的样子。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此时大毛那边还在完全自研但是要从头开始的型号图330和安70之间摇摆不定,要等到大概97年下半年才开始和二毛进行联合研制。

但他前世曾经看过一名安70设计团队成员的回忆录。

这个时候的安东诺夫集团已经内外交困,上面只想着快速贱卖各类优质资产根本不管他们的死活,下面还有嗷嗷待哺的几万名员工等着发工资。

设计团队甚至想过,如果有下家能出8-10亿美元,就把整个项目的所有技术资料打包卖出去。

安70的综合运输能力肯定不如伊尔76,但只看最大载重的话也有47吨,跟早期型的伊尔76相当。

而且不仅是新飞机,还是从底子上就全新设计的型号。

如果能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就完全可以给伊留申集团以足够的压力。

想到这里,常浩南迅速改变之前的想法,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

当然,从过往的历史来看,由于国内局势的高度不稳定和左右横跳,二毛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能够进行长期合作的对象。

所以策略的首选还是挟二毛以令大毛。

但如果伊留申那边真的油盐不进,也可以考虑在接下来几年相对稳定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转移安70相关技术资料,为后面的国产大型运输机做准备。

只是如果这样做的话,常浩南之前定下的很多计划就要被打乱了。

毕竟他手里能动用的科研点数是有限的,而且系统最多只能并行处理两个项目,最高效率的办法肯定还是循序渐进。

晚上应该还有

被动雷达探测

尽管常浩南已经尽可能地缩减了电文的长度,但最后落完笔还是写了大概两三千个字的篇幅。

而且几乎要句句斟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