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会伤怀落泪。
见其面色还好,陈知枝接着慢慢说道。
洗砚叔父将其全数赠与文珠阿姊,而阿姊也经营得当,除却这间糖葫芦铺子,文记名下还有古董文玩、丝绸布帛、当铺钱庄等一干生意。
这些话,文玉没怎么注意听,她一门心思全然扑在文珠身上,默默回想着当时还是个与她一样爱吃糖葫芦的小女娃的文珠。
她又是经过怎样的一番闯荡与历练,才能将这些铺子接手,才能创立文记,才能将营生盘活。
文珠文玉低声念道,晦涩难言。
原本将她与阿沅记在宋凛生名下,便是为了将来她二人能有所依托,能在宋宅的庇护下安心读书。
怎么会喃喃自语间,文玉有些想不明白。
怎么会改作文姓呢?
陈知枝眸光一转,登时便明白过来,对于姑姑的疑惑,她或许有答案。
在姑姑以前,江阳府没有文姓的人家。
垂下眼睫,陈知枝似乎也沉浸在那段回忆当中。
文珠阿姊想以己身,在姑姑以后,让人提起江阳来,都能知道有一户姓文的人家家。
话音一顿,陈知枝仰面看向文玉,宽慰般地捏了捏文玉的掌心,这样,姑姑再回来江阳的时候,便有家可归、有处可去。
似春雷乍起、夏雨轰鸣,文玉的脑海中瞬间空白。
有家可归、有处可去。
难以置信的目光下移,渐渐落在跟前的陈知枝身上,文玉错愕地说不出话来。
三百年来,她从未踏足过的地方,竟有人想着她、念着她,怕她回找不到路,会无处可去。
文珠。
再往后看去,文衡牵着文宝规规矩矩地站在她跟前,一双眼眸中情难自已、水光漾动。
你是文珠的后人。文玉艰难地开口。
流光飞逝、故人不在,可总有痕迹证明她们曾经来过。
就算凡人的一生与她而言不过须臾,可是
文玉深深地凝望着文记铺子内的每一寸。
甜蜜的冰糖气息混合着山楂果子的青涩,生发出独特的香气来,将她紧紧地包裹其间,就好似被文珠温柔的双臂抱着。
她与文珠相伴须臾,这份情谊却跨越百年。
是,姑姑。文衡肯定地颔首应道,这是小妹文宝。
文玉看着文宝圆溜溜的眼睛,忍不住牵动唇角、微微一笑。
眼见着文玉的眉眼放松下来,立于她身侧的郁昶亦稍稍安定了些。
这本就是文玉应当经历的,他不会阻止也不会妨碍。
只求她宽心些许便好。
不过话虽如此说,郁昶心中却是一黯,此行本该直奔中洲,是他劝文玉下来走走。
如今来看,也不知是对是错
忽然,文玉似乎想起什么一般,向文衡追问道:你既是文珠后人,想必知道宋
可话一出口,文玉便当即收住,她看向方才众人口中的宋二公子,似乎有些隐约的感觉。
文衡亦是机敏,立时也明白过来,同一旁的宋濯和闻良意致意,同时也与文玉答话。
这两位是宋家的二公子宋濯和闻家的四小子良意。
宋濯和闻良意应声而动,依次向文玉见礼,乖觉地唤道:姑姑。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