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情欲小说>叶阳大人升职记> 叶阳大人升职记 第10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叶阳大人升职记 第107节(2 / 4)

化下去,最多只能再活两三个月。”

&esp;&esp;叶阳辞略一思索后,冷不丁问:“十一皇子今年十岁了,对吧?九、十皇子好像分别是十五岁与十二岁,小孩子长得真快啊。”

&esp;&esp;叶阳归颔首:“对。尤其是九皇子,这两年抽条拔节,已经有点小青年的样子了。”

&esp;&esp;叶阳辞又问:“之前的七位皇子是怎么薨的,你还记得吗?”

&esp;&esp;叶阳归想了想,回答:“大皇子与二皇子薨得早,建国前随父辈们南征北战时,折在沙场上的。三皇子到七皇子都是在建国之后因病去世,去世时也都刚成年不久。”

&esp;&esp;“具体什么病,查得到吗?”

&esp;&esp;“宫中贵人凡经太医之手诊治过的,太医院中会留下医案记录和药方,以供有争议时倒查。但多年前的医案,能不能找得到就不好说了,我会尽力。”

&esp;&esp;“那就拜托载雪,多费心了。”叶阳辞说,“另外,翰林院中有国史馆,我也会去查一查关于建国之前的记载。明日我便开始去翰林院点卯。”

&esp;&esp;两人对视一眼,都觉得秦温酒的病不仅与他本人有关,还牵连甚广,背后的秘密藏在经年累月的阴影里,掀开之后怕是要成为一场摧毁宫阙的风暴。

&esp;&esp;但事情往往如此,不是你知道它难做、后果难以预料,就可以心安理得不去做的。

&esp;&esp;这世上总有些人,愿意怀揣“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勇,去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譬如叶阳辞与叶阳归。

&esp;&esp;第130章 将在外君命不受

&esp;&esp;隶属于翰林院的国史馆内,一摞史书搬放在桌面,新上任的学士大人态度温和:“有劳宋承旨了。本官为编撰会典查阅史料,不欲被人打扰。”

&esp;&esp;负责国史馆的承旨宋谦劳当即拱手道:“下官明白,这便告退。”

&esp;&esp;房门紧闭,叶阳辞翻开书页,仔细查找建国前的记载。

&esp;&esp;大皇子、二皇子相继陨于乱世,一个是在渡江之战时沉船落水,一个是攻打前朝东都时身中毒矢。他们的行为轨迹清晰,看着死因都没什么蹊跷。

&esp;&esp;但叶阳辞前后对照着看,不断挖掘细节,倒叫他发现了别的矛盾之处——

&esp;&esp;这两场关键战役的主帅,一直公认是延徽帝秦檩。建国三雄的首位之功,也是在这两场战役中定下的。可是为何时间与地点对不上?

&esp;&esp;按照之前的行军路线,襄阳渡江之战时,秦檩应该还在湖广镇压三苗之乱。反倒是长公主秦折阅‘奇袭船厂’的作战记录,较为吻合渡江战的前期筹备。

&esp;&esp;而至关重要的夺都之战,记载就更混乱了。一处说秦檩身先士卒,率队架起城墙云梯,拿下首登之功。另一处又说秦檩于危急之际,及时运来大量投石机,扭转局势。到底哪处记载才是真实?

&esp;&esp;……还是说,两个都不真实,都是撰写人编造的,故而自相矛盾?

&esp;&esp;不,战役是真实的,战果也实打实取得了,否则大岳也不可能荡平乱世,立国建朝。

&esp;&esp;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战功是移花接木的——这两场大战的主帅,并非秦檩!

&esp;&esp;襄阳的渡江之战明显像是秦折阅的手笔,那种燃尽一切有生力量、强行冲破封锁的打法,与她的性情也吻合。

&esp;&esp;而夺都大战时,“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上屋抽梯、反间计”四个战术诡计环环相扣,一套组合拳似的打下来,叫敌方左支右绌,难以招架。前朝末帝中计后临阵换将,导致最终防线崩溃。

&esp;&esp;叶阳辞的耳边,忽然响起自己曾与秦深的一番促膝长谈,在他第二次去往高唐王府,为秦深治疗风温病时。

&esp;&esp;“听闻当年秦大帅作战,总能从千军万马中勘破敌方的咽喉命门,然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感慨道,“敏锐又狡猾。”

&esp;&esp;“兵不厌诈。”秦深说。

&esp;&esp;叶阳辞豁然开朗——夺都之战,背后的指挥官是秦榴!

&esp;&esp;大岳一建国便开始修史,那时秦榴还在,应是知道此事,却并无异议。

&esp;&esp;而“建国三雄,皇帝首功”的说法流传于世,秦折阅与秦榴都对此表示默认。想来这移花接木的作法,经过了他们的同意。

&esp;&esp;是秦折阅与秦榴将自己的军功分给了秦檩,将自己最光彩夺目的胜利,如纯金冠冕般戴在了秦檩头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