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情欲小说>兰莛作弦> 第53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章(1 / 2)

柳方洲接过盛满了栗子的油纸袋,伸开胳膊让杜若挎着,一起往聚芳楼前走过去。

那两个人的讨论,估计在这几天的梨园界里也是热题。柳方洲握着一枚栗子手指用力,栗子壳应声而裂,露出毛茸茸的里皮。

“教主”这个名头的确太大。如果他们几个人创戏立派,还能名正言顺一些……像白桃花去年编排的新戏《宝钗扑蝶》。这几日听说喜合班也在创制新戏,似乎还是沪上摩登的故事,戏本名字是叫什么《侠义儿女》。

说到喜合班。寄给流云姐的信久久没有回复,也不知道她如今仍然在港城停留,还是动身回沪了。

王玉青行事老派,连带着全班上下都不怎么观演新剧,也想象不来身穿西式装束、敷演新代故事的皮黄腔调来。不过庆昌班攒着的《通天犀》,如果赶在年末热闹的时候上演……

柳方洲一边这么想着,把手里剥干净的栗子递给身边的杜若。

这时也快走近了聚芳的地界,杜若松开挎着柳方洲胳膊的手,接过他剥好的糖炒栗子。

今天演出的是夜戏,时候还早,戏园里只有三三两两聊着闲天的茶客。厅边已经生起了煤炉,暖融融的白烟四下冒开,把酒柜上贴着“莫谈国事”的红纸条吹得扑闪扑闪。

有几位戏友认出了柳方洲与杜若,热情地过来寒暄。戏园伙计礼貌地替他们回礼,一路把角儿们引进妆室。

杜若走在他前面,脸颊鼓鼓地还在嚼糖炒栗子,一边顺手接过了柳方洲解下来的围巾,挂在衣架上。

“我说你们怎么来得晚,原来是杜若又被路边点心勾去了。”

项正典盘腿坐在窗台边,正在摆弄聚芳的旧留声机。唱针走在坑坑洼洼的唱片上,一圈圈颤巍巍地唱着,很是难听。

“项师兄你也吃一些。”杜若晃晃装着糖炒栗子的纸袋,顺便抓了一把递给蹲在旁边的道琴。

道琴今天换了顶墨绿带金边的小帽,一样颜色的墨绿马褂,袖子高高挽着,正在刮晚上贴片子要用的榆树胶。

“道琴这身打扮看起来不像是个乾旦,抄起一把算盘就能去替聚芳掌柜的算账了。”杜若打趣说。

“我倒觉得算钱总账能比唱戏有意思。”道琴小声嘟囔。

然而杜若还是听见了,瞪圆了眼假装生起了气。

“错了错了——杜师兄,我刚才搁窗户边上可瞧见你和柳师兄了。”道琴赶紧卖乖,凑到杜若耳朵边小声说,“你俩手拉着手来的,是不是?”

杜若一个激灵,瞥了眼柳方洲看他已经动手和项正典一起扭起了留声机的把手,于是装作无事发生,云淡风轻地往脸上拍打底的妆油。

对柳杜的事情知根知底的只有李叶儿——不知道道琴是说着闲话,还是真的把他二人的关系往情爱上猜了。

他们说白了情投意合之后,其实也和从前没有多大的差别,不过是更亲密了些——从前也比常人更亲密,毕竟是一起长大的竹马。

更亲密的时候也是背着别人。像是现在,项正典听到楼下门铃响动,带着道琴去接送来的盔箱,妆室里只剩了他们两个。柳方洲才会放下那个吱扭扭的留声机,凑近到杜若身边。

杜若也贪恋这片刻的亲近,仰起头来连连亲吻柳方洲的脸颊,腻了一会儿直到柳方洲的手伸进了他粉青色的衣服底下。

“还不出去和项师兄一起搬箱子?”杜若小声提醒,“本来今天就来得晚。”

项正典果然在门口喊杜若出来瞧瞧,送到了戏班新制的水田衣。

“为什么叫‘水田’?”道琴凑在旁边摸摸戏服箱子,问。

“说起来,形制上也只是寻常的尼姑坎。”这种问题自然都由柳方洲来回答,“绣娘把布料斜着缝缀,看起来纵横沟壑如同水田,所以这样叫。”

“说是尼姑坎,《玉簪记》里的陈妙常可是小道姑呢。”道琴又说。

这一身水田衣比一年前杜若初次上台时穿的华丽许多,浅蓝与银白的水田格子,下摆绣着颜色清新的荇菜与莲花,领子里额外做了如意形状,很合杜若的眼光。

“我和杜若头一回上台,演的就是《玉簪记》。”柳方洲似乎也想到了当时的事,点头应答。

“好端端又说起你和你师弟来了。”项正典笑嘻嘻地推推柳方洲,“你活像个念叨老黄历的小老头儿。”

“还不许我念想一番了?”柳方洲摸着嘴唇若有所思地笑,“我们可还没演过《偷诗》呢。”

谁知道他想的是偷诗还是偷什么——杜若对自己师哥的想法心知肚明,捏着戏服上的绣花对他皱了皱鼻子。

散戏之后的聚芳仍然热闹无比,街前接客的汽车亮着白闪闪的灯光,戏园门前一样装饰了时兴的灯牌,在秋夜里散开柔和的光晕。

众人都知道杜若不喜交际,每逢有戏客拜访时都不强求他出面应酬,孔颂今虽然提过几次,说杜若如今在京城戏迷之中颇被看好,送来的花篮匾额也有的是吹捧于他,总是由别人代接,于面子上实在是不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