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1 / 2)

&esp;&esp;他接着往下一划。

&esp;&esp;“而我们河北各郡,只要能防住史思明部,就能阻止他和其他南方燕军的回援。”

&esp;&esp;放在地图上,眼下的情势就更加清晰。

&esp;&esp;黄河以南,已为燕土。

&esp;&esp;但北岸,仍有义军的防线。

&esp;&esp;就是这道没有大将、没有朝廷援助,甚至没有多少正规军的散装防线,坚持至今,将燕军的战力隔黄河彻底切割。

&esp;&esp;按周满所说,郭子仪的布局思路就十分明显了——

&esp;&esp;战力最强的西北朔方军,主力部队直接东出,釜底抽薪,抢攻安禄山的老家北地范阳。

&esp;&esp;而李光弼则率部分精锐南下,与史思明部周旋,巩固河北防线,切断安禄山的回防。

&esp;&esp;这套战术风险很高。

&esp;&esp;但如果双线都能成功,就可以顺利收复帝国的一半土地,进而围困南方的主力燕军。

&esp;&esp;说得很清楚,不过李明夷仍有疑问:“这些战术,你是怎么知道的?”

&esp;&esp;且不说他为什么忽然提起战局,这里几乎不可能联系到唐军,就凭只言片语传来的军报,周满就这么肯定自己的猜测没错?

&esp;&esp;周满却直直盯着他的眼睛。

&esp;&esp;“我们河北十七郡的每个义军都知道。”

&esp;&esp;“你不知道,只是因为你没有失去过。”

&esp;&esp;家乡,土地,亲人。

&esp;&esp;他们已经一无所有。

&esp;&esp;唯一还能捍卫的,就只有脚下这条背靠黄河天堑、独一无二的战线。

&esp;&esp;所以,他们比任何将领都清楚它最大的价值。

&esp;&esp;朔方军驰援河北,其主要目的并不在救出义军。所以只要郭子仪一日不破云中,李光弼就不可能冒险挑头。

&esp;&esp;义军已经别无选择,只能继续以生命消耗史思明部的战力,补给李军。

&esp;&esp;可惜,史思明也不是傻子。

&esp;&esp;在河北,他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所以只要慢慢侵吞周围的郡县,蚕食李光弼军队的补给,时日一长,对方也将不战而亡。

&esp;&esp;与郭子仪的激进不同,他选择了一套稳妥的打法,像一只慢慢盘曲的蟒蛇,无声息地缠绕上去。

&esp;&esp;显然,越拖延,对燕军的情势越有利。一旦李光弼的部队被耗竭补给,胜利的天平将会立刻向大燕倾斜。

&esp;&esp;“我看得出来,先生是仁厚之人,才会想办法让他们退兵。”周满伸首靠近了一步,气息低而灼热,“可救人,不一定要靠医治,你可以做到我们都做不到的事。”

&esp;&esp;他徐徐转动目光,看向那堆平平无奇的焦粉:“比如……”

&esp;&esp;李明夷伸手把他的脸掰回来。

&esp;&esp;“我说过了,你现在最好别杀他。”他严肃地告诉对方,“他一死,这里所有的人都得跟着陪葬。”

&esp;&esp;即便史朝清不动手,史思明也不可能轻易放过杀子的凶手。

&esp;&esp;何况史朝义现在还不算燕军的决定性人物,不足以影响整个战局。

&esp;&esp;周满眼尾抽动了一下。

&esp;&esp;“总是有人要死的。”他咬牙切齿地道,“总好过整个北岸被拖得……”

&esp;&esp;话还未说完。

&esp;&esp;周满神色忽然警觉一下,迅速地卷起羊皮地图,钻进灶台底下藏起来。

&esp;&esp;接着,李明夷才听见脚步声。

&esp;&esp;“李先生!”是周康的声音,“少主醒了,您要再去看看吗?”

&esp;&esp;“好。”他简短地回应一句,用眼神警告藏在暗中的青年不可轻举妄动。

&esp;&esp;片刻,门被打开了。

&esp;&esp;敞亮的天光倾泻进来。

&esp;&esp;周康站在李明夷的面前,向他身后看了看,见灶台上还滚着半个地瓜,连忙笑道:“真是有劳郎君了,我来打扫厨房吧。”

&esp;&esp;嚓。

&esp;&esp;轻轻一声,像是什么摩擦着灶土的声音。

&esp;&esp;李明夷刚要紧张,便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