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1 / 2)

&esp;&esp;“我们行商至此,有些疲乏,买些药喝。”眼前为首的突厥青年瞥了瞥放在地上的热水盆,似笑非笑,“怎么,钱都嫌脏?”

&esp;&esp;听说他只是商人,伙计略略放心,叹了口气:“郎君误会了,近日林里瘴气作孽,乡亲们都接连得病。听说那病气是能过人的,若不是世道艰难,我也不愿意挣这个卖命的钱啊。”

&esp;&esp;他朝着门外努努嘴:“这年头,都是可怜人啊。”

&esp;&esp;这几日天气已然转热,门口等着买药的病人们却都裹着厚厚的布衣,抱着手臂回避地缩在地上。苍白的病容爬上那些面黄肌瘦的脸,他们蹲坐在温暖的日光里头,仍像受不住严寒一般战栗。

&esp;&esp;柴胡、葛根、香薷,都是用以降温发汗的药。

&esp;&esp;李明夷俯身蹲下,向其中一个阿婆伸出手。

&esp;&esp;“阿婆,您冷吗?”

&esp;&esp;可还没碰到对方一点,一直抱着身子不动的那个阿婆,却忽然紧张地往后躲去。

&esp;&esp;她的目光恐惧地落在李明夷的背后。

&esp;&esp;她不认得这些突厥青年。

&esp;&esp;但那一双双冰冷的眼睛,像刀刃一般,雪亮地照出某些沉痛的回忆。

&esp;&esp;见她不配合,跟来的随从中有人往前两步:“你这老婆子……”

&esp;&esp;“退下。”史朝义呵斥一声,用眼神示意他们闭嘴。

&esp;&esp;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调查瘴气缘由,以防唐军借此作祟,平时那些喊打喊杀的做派,现在可得收起来。

&esp;&esp;那人讪讪往后。

&esp;&esp;“别怕,阿婆。”李明夷握住她的手腕,“我是医生。”

&esp;&esp;温热的温度从手上传来,看到熟悉的中原面孔,阿婆才回过神一般:“……哦,多谢郎君关怀。”

&esp;&esp;只是现在这世道,怎么还会有郎中主动替她看诊呢?

&esp;&esp;她怔怔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他脸上平和的表情却逐渐严肃。

&esp;&esp;肢端冰凉、指甲发绀、脉率增快,再加上之前看到的症状。

&esp;&esp;这是典型的寒战期表现。

&esp;&esp;李明夷目光转动,在周围的病人身上一一扫过。

&esp;&esp;他们有的看上去只是微微疲乏,有的却已经面色发红、燥热不安。最严重的,是一个被抱着的孩子,脸上大汗淋漓,眼皮却疲倦得仿佛睁不开。

&esp;&esp;同一时间段内爆发的发热,不同的热症时期。

&esp;&esp;“你们有被蚊虫叮咬过吗?

&esp;&esp;李明夷的突然追问,倒让阿婆愣了一瞬。

&esp;&esp;“我们这些糙人,上田下水的,哪里免得了被蚊子虫子咬呢?”

&esp;&esp;听到这个不意外的回答,李明夷心情愈发沉重。

&esp;&esp;“你有何发现?”见他凝然不语,史朝义压低了声音问,“那瘴气……”

&esp;&esp;“是瘴气。”对方缓缓起身,目光压抑地望着这些苦苦陷入病痛的人们,“也叫疟疾。”

&esp;&esp;疟疾?

&esp;&esp;史朝义背后的随从们彼此打量一眼。

&esp;&esp;他本人则似乎明白了什么:“我在汉人的医书上读到过,在南为瘴气,在北称之为疟。”

&esp;&esp;李明夷点头。

&esp;&esp;疟疾自古以来就在国内分布广泛,从气温升高的三四月开始,即可能在各个地区爆发。

&esp;&esp;而造成其传播的,正是看似杀伤力微弱、小小飞扑的蚊虫。

&esp;&esp;气候的变化,令这些古老的生物和寄生虫一起提早孵化。在已经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又带来新一轮的灾难。

&esp;&esp;史朝义了然:“所以,这些异样并非山林所致,而是疾病?”

&esp;&esp;这个问题,李明夷没有立刻回答。

&esp;&esp;现在看来,燕军之所以有闲心来关心这些百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在战前摸清周边的环境。

&esp;&esp;天时、地利、人和。

&esp;&esp;对于战斗经验丰富的北方军队而言,他们显然很清楚战争的决胜条件,所以极有耐心地排查最近出现的每一处异样。

&esp;&esp;“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