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调动。
&esp;&esp;臣子们顺着帝心,跟着一通夸。
&esp;&esp;无非就是太子殿下聪颖敏慧,未来大清有福,皇上后继有人。
&esp;&esp;康熙听了又觉得不太满意,因为他们不是真心实意在夸胤礽,而是为了附和自己。
&esp;&esp;帝王心里别扭了一息,昨天还万分嫌弃胤礽,觉得他太贪玩,不务正业,今天又念叨孩子的好,觉得这样聪慧乖巧的孩子简直是天上有地上无,只有自己才生得出这样优秀的崽。
&esp;&esp;帝王处置完政务,眼看天色快黑了,想想自己许久未曾临幸后宫,于是便打算去哪一位娘娘那儿放松一下。他扭头一看,见梁九功欲言又止,随口吩咐道:“去宣牌席。”
&esp;&esp;梁九功小心翼翼道:“皇上,徐嬷嬷来消息,说是太子殿下喝醉了,与大阿哥打架。”
&esp;&esp;所以您要不要去看看太子殿下?
&esp;&esp;康熙一愣,勃然大怒:“是谁给保成喝酒的?!”孩子还小呢,小小年纪就碰酒,伤了身可不好了。
&esp;&esp;“皇上,是太子殿下从蒙古带回来的奶酒,殿下说要与大阿哥一起喝酒,做男子汉,于是就与大阿哥一人一半,将一壶蒙古奶酒都喝尽了。”
&esp;&esp;梁九功毕恭毕敬地将太子殿下的原话复述给康熙听。
&esp;&esp;不是他想要鹦鹉学舌,而是帝王就爱听太子殿下的真实想法,康熙曾经就梁九功转述胤礽话一事而斥责于他,致使这位大太监只要有机会就会去探听太子殿下对皇上说的原话。
&esp;&esp;这句话说的时候放着毓庆宫大部分宫人的面,即使徐嬷嬷不主动告诉梁九功他也一样有法子问到胤礽的原话。
&esp;&esp;康熙只觉得啼笑皆非:“喝酒就能成男子汉?”
&esp;&esp;帝王八岁登基,八岁那年就碰酒了,他自己喝酒是一回事,儿子七岁就碰酒,倒是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这让帝王怒火高涨,老父亲可不希望儿子小小年纪就沾上酒,在他的心中,太子至少得是十三岁以后碰酒才合适。
&esp;&esp;本欲临幸后妃的兴致顿时就没了,帝王急匆匆赶到毓庆宫,结果却收获了四只小醉猫!
&esp;&esp;毓庆宫中的宫人们将几位小阿哥都安排到屋里歇息,胤礽小肚子朝天呼呼大睡,手上还拽着胤禔的小辫子。
&esp;&esp;康熙压抑着怒意问梁九功:“怎么没听你说三阿哥与四阿哥也醉了呢?”
&esp;&esp;自己喝酒也就算了,还拉上兄弟们一起,不像话!
&esp;&esp;銮仪卫在阿哥们大闹上书房的时候就已经将三阿哥与四阿哥之间为了抢兄长而闹不和的事情给捅到了康熙这儿。
&esp;&esp;什么画个王八骂三阿哥,什么有本事带狗来上书房,小孩子幼稚起来什么都做得出来,康熙一不留神,儿子们就差点将上书房给拆了。
&esp;&esp;本该是能去用作传递密信书写方式的矾水成了孩子们小打小闹的玩具,康熙算是见识到了胤礽有多么疼爱幼弟们。
&esp;&esp;喜欢兄弟们是一回事,带头喝酒带坏兄弟们又是另一回事了。
&esp;&esp;康熙问徐嬷嬷:“醒酒汤灌下去了没?”
&esp;&esp;徐嬷嬷苦着脸道:“殿下不愿意喝醒酒汤,喂给殿下的醒酒汤他都吐出来了,不过其他阿哥的醒酒汤都喝下去了。”
&esp;&esp;唯独太子殿下,令她感到苦手,她又舍不得强硬给他灌醒酒汤。
&esp;&esp;康熙冷冷道:“取醒酒汤来。”
&esp;&esp;待徐嬷嬷照办,醒酒汤冷却至温润,帝王无情地捏住了胤礽的鼻子,等他呼吸不畅张开嘴,迷迷糊糊地好像要睁眼,对他冷冷道:“喝下去。”
&esp;&esp;一声冰冷的命令落下,康熙眼疾手快地将醒酒汤给胤礽灌了下去。
&esp;&esp;胤礽难过得咂咂嘴,泪汪汪喊了一声“好苦啊!”
&esp;&esp;待他幽幽醒来,康熙拎起孩子对着他的小屁股一顿揍。
&esp;&esp;“好得很,朝臣们今日才夸你成熟稳重有完美储君之风,这会儿竟带坏兄弟们一起喝酒!”
&esp;&esp;胤禔喝过醒酒汤后正睡得熟,耳边传来汗阿玛怒气冲冲的声音,揉了揉眼睛醒了过来。
&esp;&esp;他听见了胤礽正哭泣着反驳汗阿玛:“您怎么能偏心呢!大家都喝酒了为什么只打儿臣一个,图图哥哥喝的最多,您揍了儿臣八下!您不揍图图哥哥却把儿臣拉起来揍,您偏心呜呜呜”
&esp;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