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羡慕地看他们打弹珠,对屋里大人们的聊天毫无兴趣。
苏红霞用毛巾包住头发,举着扫帚掸屋顶的灰尘,一边咳嗽一边嚷:“思危不要进来,里头灰得很。”
贾士兵则在厢房里整理杂物,一把拎出个破镜子,大喊:“红霞,快来看,这有个镜子。”
又照照自己,虽然镜子的裂痕将他的鼻子都分成了两半,却并不妨碍他高兴:“这镜子还挺大啊,哟,这额头上啥时候割破了,我都不知道。”
苏红霞一听有大镜子,激动得举着扫帚就“飞”了过来。
她在乡下时压根舍不得买镜子,平常有需要就打一盆水照照。此刻她也顾不上贾士兵的破额头了,将镜子搁在窗台上,仔细地端详着自己。
“哎呀,你看我有一根白头发了。”
贾士兵道:“老太婆了,有白头发那不是很正常。”
“滚!”
林思危和贾芳在屋外听得咯咯笑。林思危道:“走,带你去三初中认认路,别到时候不知道怎么上学。”
“好!”贾芳一听要出门,更兴奋了,跟屋里喊,“妈,我跟姐姐去认学校。”
林思危自己是后世穿越而来,跟这个世界也很是融合了一阵。从自己的经历去推想原身一个农村女孩突然扔到城市里的窘迫,林思危深有感触。
望着眼前这个初初长成的表妹,明眸皓齿,已看得出未来的美好,林思危觉得自己有责任带一把。
…
他们租房的这个村子叫张家塘,按地理位置算是城郊,但因为附近有三所职业院校,又有零担房和农贸市场,故此也通了公交车,交通还算方便。
林思危带着贾芳出门,走了十分钟,来到公交车站。指着站牌教贾芳怎么认路。
三初中在城东,而张家塘在城西,坐十几站路,实在不算近。
但这对贾芳而言实在不算什么,她在沙平县上学,每天步行就要走好几里地,现在还能有车坐,已经是幸福得不得了的大事。
等上了车,售票员夹了票递给她们,贾芳就开始心疼了。
“五分钱一张票啊,那每天岂不是要一毛?”
一周上学六天,就得两块多,贾芳开始琢磨还是走路去上学了。
林思危笑道:“回头开学了可以让学校帮忙办月票,一块钱一个月,随便坐。”
还有这种好事,贾芳更喜欢晋陵了。
公交车晃晃悠悠出去三站,开进了市区,贾芳扒着车窗,眼睛都舍不得眨。
“电影院……百货大楼……新华书店!好大的书店啊,姐姐,你去过新华书店吗,是不是有很多书?”
“很多很多书。不过买书有点贵,可以去市图书馆办个借阅证,随便看。”
“晋陵真好啊……”贾芳感叹。
公交车可以随便坐,书也可以随便看,好庆幸自己能来城里生活和读书。贾芳贪婪地望着车窗外,想象着自己即将成为一个城里人的美好未来。
车子像是感应到了她对这繁华街道的爱慕,贴心地靠站停下来。车门打开,乘客们鱼贯上车。
“姐姐你看,来了一对双胞胎,她们穿得好好看啊。”
林思危顺着贾芳的目光向车前看去,竟然是林家欢和林家乐。
她们的确穿得好看,一模一样的粉红新棉袄,一模一样的双马尾,马尾上扎着最时兴的粉色蝴蝶结,加上二人本就生得好看,一上车就吸引了全车人的目光。
林思危笑了笑,没说话。贾芳则艳羡地看着二人的发饰。她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蝴蝶结。
车头那儿人多,林家欢林家乐买好车票,便向车子中间挤。
“今天怎么这么挤。难道都是去三初中参加比赛的?”林家乐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空档,抓住把杆开始抱怨。
林家欢道:“刚刚就不该下车,发夹啥时候都能买,也不是非要现在。还浪费五分钱车票。”
林家乐瞥她一眼:“最后两个发夹了好吧,晚去一步说不定就没了。五分钱而已,用得着你这么心疼。”
旁边有乘客盯着两个小姑娘斗嘴,林家欢脸一红,恨恨道:“就你话多。”然后转向窗外,不再理她。
林思危心中感慨,同样的初三学生,贾芳一听车票要五分钱,就想要步行上学了。
五分钱,却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林家乐那张嘴是闲不住的,也并没有察觉到林家欢不想理她,叽叽喳喳说个没完。从今晚家里吃什么菜,到今天的比赛得奖者中考可以加分,再到对门的小淮哥怎么就不爱说话,又到小澜姐姐的新衣服是国外买的……
总之几站路的功夫,林思危已经把她家的近况听了个七七八八。
贾芳却不知道眼前这两位就是林思危同父异母的妹妹,听得津津有味,还跟林思危低声道:“原来作文比赛得奖,中考还能加分啊。可惜我来晚了,参加不上了。”
林思危朝她笑笑,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