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到半点不像是用于生活的地方。
秉逍想了想,说:“应该是因为房间里完全没有看起来柔软暖和的东西吧?我们的员工宿舍虽然也不大,但床上的被子枕头、沙发及沙发上的靠垫、地毯、窗帘等,都多少带来了一些活气,但这里……”
床垫与床架固定在一起,平时可以整个收进墙壁里。
拉出来时,床垫表面看起来光滑平整。
生物躺上床后,床垫会自动适应人体曲线,包括在头部位置突出一小块作为枕头,以及从两层伸展出布料将人包裹起来作为被子,让人感到舒适。可在有生物躺上去之前,那床垫怎么看都带着金属的感觉。
——小绒毛他们来基地所乘坐的车上的坐垫也是同类技术。
墙上除了藏床外,还有很多可开启的小格子。
有空的、用来给住户装私物的,有桌椅等少量家具,也有放置房间使用说明书、、每日重大新闻等的专用柜。
当专用柜关上时,柜外壁的显示屏自动进入工作模式,在基地官方发布重要、紧急事务时,显示屏会自动显示事务内容,同时生成一份光纸版落在专用柜内供住户更仔细地阅读。
“光纸”是此情绪场内的一种特殊“纸张”。
光纸可以在通讯中进行传递、复制,也可从一个显示屏中取出,放入另一个显示屏。
还可以直接用光笔在光纸上写写画画,当写画完毕后的光纸被放入显示屏等可接收光纸的仪器内时,写画的内容也自动输入了那些仪器。
“光纸”并不仅是平面的纸张, 它可以作为纸张承载文字、图画,也能以三维的方式展现出实物、动态影像。
每一份光纸的存在时长有限,时长上限由每一份所包含的能量、承载内容以及入夜时间决定。
同等能量下, 承载文字可保存的时间最长, 三维动态影像最短。
但即使能量极限充足,到入夜之时,光纸也会因单位时间能耗的剧增而快速进入衰竭期,直至这份光纸消失。
食水中的光能过一夜后只是能量减半,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依然有短期存储食物的可能,但光纸从来没有能存放一整夜的。
在这个情绪场里, 日出与日落是非常重要的、人人都必须注意的时间节点。
日出之时, 所有使用光能的东西都会自动开启——哪怕设计了“默认关闭”也没用, 光的照耀会冲开一切封锁。
而日落之时, 所有使用光能的东西都会陷入运行迟缓、错误率飙升的状况,部分东西还会直接消失。
其中, “所有使用光能的东西”里, 包含了生物, 包含了人。
每天早上太阳一出来,所有生物都会自然苏醒。
什么,有些动物是夜行性的?
光灾之后, 没那个品种了。
什么, 昨晚熬了一夜,天亮前才刚刚合眼?
那也得醒过来起码一小时才有可能再次入睡,且睡到很不安稳、必然会频繁醒来。
每天太阳一落山, 所有生物都会感觉疲惫、困倦, 必须入睡。
睡一小时以上后,可以勉强醒来, 但此时即使强行工作,也效率低下,很可能工作一晚上的成果第二天白天被全部推翻,然后一小时出新成果。
久而久之,此情绪场的原住民已经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所有的工作安排、生活计划也都以这两个时间为界线。
这里日出与日落的具体时间点会在每一年内规律变化:夏季白天长、日出早,冬季白天短、日落早。于是夏季的工作任务更重,娱乐活动也更丰富,冬季则不管人们乐不乐意都得大量睡觉。
有研究表明,光灾之后人体的激素已经明显呈现出了季节性。夏季需要的睡眠时间显著短于冬季,对恋爱的兴趣也是夏季显著强于冬季,春秋则属于过渡期。
此情绪场内勉强还算存在春秋季,但非常短,两个季节加起来不到一个月,而夏冬两季则平分了剩下的十一个月。
对秉逍和岳觅厚最大的噩耗是,他们往常在生活类情绪场中几乎无往不利的厨艺在这个暂时看不出迫切致命危险、也可归入生活类的情绪场里好像完全派不上用场。
这里的食水本质上都是光能——对,水,也是——原住民需要做的只是将光能固化到特定的材料中,而这个“特定材料”主要就是指此星球上堪称无穷无尽的沙子。
沙子与光能以某一种方式结合,便能得到食物类的胶状物,满足生物对营养的需求、不会饥饿。
沙子与光能以另一种方式结合,则能得到水类的胶状物,补充生物所需的水分、让生物不渴。
沙子与光能以其他方式结合还能得到布料、纸张、清洁胶、建材等东西。
可以说灾后基地的建立全部都是围绕着“沙子与光能的结合”进行的。
每多研究出一种结合方式,生物的生存条件便会更好几分。
“结合方式”包含了物
耽美小说